|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网络家电标准草案正在审批 |
|
|
网络家电标准草案正在审批 |
|
作者:侯继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4/8/2 9:21:41 【字体:小 大】 |
|
本报记者 侯继勇 北京报道
闪联(IGRS)在国内终于有了挑战者,但或许更应该是合作者。 7月25日,本报记者从海尔集团获得确认,由海尔集团领衔,中国网通、清华同方、上广电、春兰集团、长城、上海贝岭参与,7家厂商共同推广新的网络家电标准e家佳(ITopHome)。 本报记者随后致电全国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网络家电标准工作组负责人赵新华称,网络家电标准已经制定出了相关的草案,一待时机成熟,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将推出通用于中国的网络家电标准。
 长虹为何缺席? 网络家电乃大势所趋,这已是业界共识。 但不管是联想领衔的闪联,还是海尔领衔的e家佳,当中都没有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商长虹的身影。长虹是否也会像海尔、联想一样,推出一套自己的网络家电标准? 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表示,长虹在信息家电标准制定领域从来没有落后,作为中国标准制定委员会唯一的企业成员,长虹与网络家电标准制定工作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同时透露,早在1999年,长虹就已经是蓝牙技术联盟小组的组长成员单位。 但他否认了长虹将领衔推广一套新网络家电标准。他认为,首先是现在的标准太多了,但每一套标准都不是中国政府认定的唯一标准,这将为其后续推广造成相当的困难;其次是现在的各标准成员都只代表成员厂商的利益,但真正的标准应该兼顾各方厂商的利益,推进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赵新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某一套标准,但他强调,在中国本土,肯定是使用中国自己制定的标准。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作为标准制定机构的责任是引导,长虹、海尔、联想等厂商的责任是推广。
“国标”遭遇强敌 赵新华的话意有所指。随着e家佳出现,仅在国内,就可能形成三套网络家电标准抢食的局面。而国门之外,还有索尼携标准伺机而动。 闪联与e家佳不仅承载着中国标准突围的使命,还承载着本土家电厂商与IT厂商突围的希望。联想多元化被视为杨元庆三年新政的败笔,但联想的“关联应用”却成为联想今年战略收缩后唯一的坚持。杨元庆说:“联想对关联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关联个人信息终端时代将作为关联应用时代的第一个阶段率先到来。” 早在2003年,由Intel领衔,包括微软、索尼、飞利浦在内的等17家国际大厂商加盟,就已经成立了数字家庭产业推动联盟(DHWG)。而在英特尔的推动下,去年联想、TCL相继跟英特尔成立联合实验室,参与DHWG在国内落地的探讨。 此外,2004年2月10日,日本本土厂商松下、索尼、NEC、东芝、三菱领街,包括另外5家日本电子厂商和4家互联网服务商联盟,成立了无所不在开放平台论坛(Ubiquitous Open Platform Forum,UOPF),其目的在于制订让数字家电能透过家庭内部网路及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标准。 有了WAPI的前车之鉴,网络家电的中国标准前景并不明朗。
e家佳、闪联应该合作 也许,e家佳、闪联应该合作。康佳总裁侯松容冷静地指出,网络家电中国标准的推出将面临这样的困难:其一,技术上,中国企业的实力还有待提高;其二,规模上,中国企业还不够大,研发的投入还不够多。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共同合作才能与洋品牌分庭抗礼。 目前数字家庭联盟(DHWG)中,除索尼、英特尔、微软、飞利浦等17家企业外,另外;加盟了普通成员25家,正在列队申请加入的厂商超过150家。而由松下、索尼、NEC、东芝等10家日本电子厂商和4家互联网服务商组成的UOPF组织,目前在全球的信息产品互联标准阵营中处于强势地位,正在吸引更多的厂商加入。 而闪联的成员也已多达近30家,涵盖了终端、部件、芯片、运营商等产业链各端以及科研院所。对于新生的e家佳来说,是该加紧跑马圈地,还是该积极连横,值得慎重思考。 也许,要想将国内各种标准统一,只能由政府主导。赵新华认为,统一标准还需等待时机成熟。衡量时机成熟的标准有两个,一是中国网络家电市场环境趋于成熟,二是中国本土网络家电厂商的产业力量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目前标准制定委员会已经提出了网络家电的标准草案,正在审批中,具体通过时间目前还无法确定。 |
|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
|
上一篇文章: 海虹与ACTOZ濒临分手 下一篇文章: MP3创始人开发出新压缩格式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