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病菌经呼吸道传播。 得了流脑后,最初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鼻咽干燥、 咽痛、全身不适等。有些人的病情会继续发展,患者突然高热,往往 体温达到40摄氏度,伴有寒战。流脑虽然主要是脑膜发炎,但脑实质 也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所以,一旦出现感冒症状伴高热、呕吐等 应迅速送患者到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切断流脑的传播途径,对患者实施隔离,隔离时间应 持续到患者症状完全消失3天后。在流行季节里,要尽量少去公共场 所,家中要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和开窗通 风。
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和戊肝病毒可以污染水源、蔬菜、食品及各种用具,接触这 些含有肝炎病毒的物品或肝炎患者本人都可能造成感染。春季大量海 鲜上市,尤其是毛蚶等海产品,其所含病毒量往往是其他物品的几十 倍。一些地方有生食海鲜的习惯,一旦食入带有病毒的海产品,发病 的概率极高。 得了急性甲肝和戊肝,其表现通常是发热、全身疲乏、食欲不振、 厌油腻、恶心呕吐、尿色深黄如浓茶,眼睛和皮肤发黄,肝功能检查 出现转氨酶迅速升高到几百甚至几千单位。老人和孕妇一旦感染戊肝, 后果较为严重,可能发生肝坏死即重型肝炎。甲肝得过一次就不会再 得了,但是戊肝可能会得好几次。 预防措施:目前预防甲肝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减毒活疫苗,普通 人尤其是小孩,应该及时接种。
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某些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 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 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预防措施:灭鼠灭螨、疫苗注射。
百日咳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百日咳杆菌引起,表现为 阵发性痉挛咳嗽,常出现吸气末吼气,病程可达三个月以上,故称百 日咳。幼婴常因此病导致窒息、肺炎、脑病等,病死率高。 预防措施:患者应隔离7周。疫苗注射常用“白百破”(即白喉 类毒素、百日咳疫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如果婴儿与患者接 触,可口服红霉素。
流行性腮腺炎
这种病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患者大都有发热和轻度全身不适, 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脑炎,青春发育期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 炎。 预防措施:将患者隔离可明显减少继发病例。在流行季节对易感 者多的机构,应勤通风,用0.2%醋酸熏蒸、喷洒。腮腺炎无特效疗 法,适当使用一些中药即可,不主张乱用干扰素、皮质激素、病毒唑 等。
麻疹
麻疹传染性极强,易感者多为儿童。患者初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 发热3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起于耳后、发际处,主要是斑久疹, 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后逐渐 脱屑消退,逐渐康复。 预防措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麻疹 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护理好患者,减少并发症,寝室要温暖、湿润、 空气清新,光线不宜过强。定时通风换气,要用温水清洗颜面、眼鼻 分泌物,定时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