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段永基否认被查 中关村保牌 |
|
|
段永基否认被查 中关村保牌 |
|
作者:刘雪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3/11/22 9:40:22 【字体:小 大】 |
|
|
段永基否认两次被查 中关村保牌 |

本报记者 刘雪梅 北京报道
上周,两个传闻在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关村,000931.SZ)的上空蔓延:一说中关村“村长”段永基“正在协助调查”;另说任职期间多次提出退休的中关村董事长袁振宇几天内终将如愿。 就此传闻,记者致电段本人。段不予置评称,让媒体说去吧。 可以得到证实的是袁的离职。据说袁将在最近几天退休回家,而接替袁的可能是来自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张姓副主任。 不过,对袁的辞职,外界并无反应,这位董事长几乎不为外人所知,和他同样际遇的还有中关村的前任董事长郝有诗。在大多数人眼中,段才是中关村的董事长。而段的真实身份是中关村的总裁。 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关村亏损不止。市场留给中关村的机会还有40天,这40天里,如果中关村不能让其财务报表赢利,加上去年的亏损,中关村明年的命运就是被“ST”。 对负债87亿多而净资产不过17亿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被ST,其困境可以想象。 这个曾经踩着琼民源尸体而涅槃影子、被视为北京市高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的中关村,如今已陷入重重危机。 谁敢保证它不是又一个“琼民源”?
两次调查 段“协助调查”的传闻早在今年七八月间就在坊间流传。 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7月底,北京市证管办曾对中关村进行专门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两项,一是中关村对外担保混乱,亏损严重,明年可能会ST,中关村打算怎么办?第二,是资金流向不清,25.6亿流到广东做CDMA的资金去向不明,涉嫌金融欺诈。” “证管办在进行为期十天的调查后,向北京市提交了一个调查报告。随后,北京市派出一个以北京市体改办及中关村科技园区负责人为代表的调查小组进驻中关村。” “调查的最后结论是大事化小,认为事情没那么严重,只是经营问题。”知情人士表示。 中关村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总资产104亿,负债却高达87亿,其中最大一笔应收帐款是对广东新长城通信有限公司24.12亿元总承包融资款。 “这是中关村的主要问题所在。”一位曾与中关村有过业务接触的某咨询公司人士表示。 2000年6月,中关村获取广东移动通信网络系统项目总承包融资建设权,从而获得广东新长城移动通信有限公司35%股权,从事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在政策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段永基拿出24亿元豪赌CDMA。 2001年,国家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明确授权中国联通公司独家开发和经营国内的CDMA项目,中关村在CDMA项目受阻,由此形成巨额欠款。而到目前为止,中关村并未就此计提坏账准备。 “对中关村而言,这些在建的CDMA项目就是一堆负债。专业人士对这些项目作了评估,认为它的市值也就七八个亿。如果联通要买最多出价两三个亿。”这位咨询人士称,对这笔非常明确的重大投资损失,中关村至今难以确认。 “如果有20个亿的损失,以中关村17亿的净资产早就濒临破产。”他说,如果不把这块业务剥离掉,“ST都不是最坏的结果,而是中关村很可能被摘牌”。 而这24亿元资金的流向也正是证管办关注的重点。他说,“目前,公司的项目没有占用那么多的资金,对外投资是资金消耗的主项,最大的就是这笔投到广东的CDMA资金。官方说法是政策变化下的一笔纠纷,但我觉得另有隐情,如果是一个建设项目的事儿,无非是大家商谈付款期,是一个商业安排。而在这个事件中肯定有其它故事。” 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是这样描述这部分资金的去向的:当大笔的钱从中关村划拨到广东的时候,珠海国利携中关村通信网络公司(下称“中关村网络”)在最后几天调集11亿元巨资加入重庆国投的股权争夺战。最后,珠海国力胜出,翁振杰任重庆国投总裁。 翁振杰是2001年段永基招募到麾下的一名资本运作悍将,时任中关村总裁助理、副总裁。据称,收购重庆国投一案由翁一手操作。翁也由此从中关村跳到重庆国投任总裁。 以上传闻至今难以证实。但中关村与珠海国利的关联关系却不可否认。据中关村2001年年报显示,中关村及其下属子公司曾分别与珠海国利、中国凯利实业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将中关村及下属子公司对中关村网络持有的总计4400万股权以1:1.5的价格转让给珠海国利、中国凯利。 对于记者提及的有关“金融欺诈”问题,中关村有关人士表示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在公司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比较高层的人士认为,我们投资CDMA后没有获得预期的回报这里头有国家政策对电信监管政策的变化,认为这不是我们的过错。” “至于是否有违规事实,作为里头的人我们有很多事情也并不是一定能看得清楚。”他称。 不过,在电话中,段永基对北京市证管办和北京市的两次调查予以否认,表示“不知道此事”。
“段系中关村”? 在当年中关村股价一飞冲天横亘40元上方时,很难想到今天它将为“保牌”而战。 “北京市当时寄予了多少厚望啊!”公司有关人士感慨道,“30多万股民对中关村的愤怒之情我们真的可以理解。” 他说,中关村今年会不会ST已经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三四年间中关村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中关村重组琼民源后,段永基执掌中关村。 不过,段到中关村后,几项投资都令人大跌眼镜。一个是被称作IDC的数据中心项目,三四个亿投入几乎颗粒无收;后来做了中关村软件,到现在还在亏损,近期也不可能赢利。只有四环制药在赢利,但相对整个公司上亿的管理费用,这几千万的利润很难弥补公司的整体亏损。 段永基在中关村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一位接近段的人士提示记者,要写中关村就得关注整个“段系”。他说,中关村只是“段系的一个融资平台”。最核心的业务还是在四通,尽管从财务报表不容易看出这种关联,它的很多担保事项是转来转去做的,甚至中关村曾有一笔高达25亿元的担保,居然未对外界披露,直到遭到证交所谴责。 现任董事长袁振宇也承认确有担保事项未经董事会同意的情况。 针对北京市证管办的检查,公司提出的整改措施中也提到将“严格控制和管理对外担保行为,未经董事会讨论决定任何人不得对外签署担保合同,如发生违规行为,要追究责任”。 截至今年中报,中关村对外担保额高达54亿元。 对于中关村目前的现状,一位中关村员工很痛心,他说:“中关村走到今天,应该很好地审视一下战略方面的问题。”
保牌之战 中关村第三季度的季报显示,公司经常性项目投资盈利1.1亿元,其中包括四环制药盈利5700万元,房地产开发建设盈利5310万元。不过,这样的盈利状况对于中关村每年1到2亿的高额财务费用而言,其结果仍然是亏损。 保牌是中关村今年必须面对的一道槛。 有中关村员工戏称这段时间来公司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催债的,一种是讨价还价买资产的。 据悉,为解燃眉之急力争今年不被ST,中关村已成立了专门的保牌小组。一方面想用资产重组的办法尽快实现帐面赢利,另外,在地产开发方面也在积极争取主动,尽量回收现金。 一位接近中关村的咨询机构人士表示,对中关村而言,能卖的资产很明显,只有四环制药。按四环制药每年5000万的盈利能力,按8倍市盈率计算,中关村有可能收回5亿现金。这对中关村保牌至关重要。“不过,据我所知,他们找了很多买家,很少有人有能力接下这么大的盘子。估计今年是没戏了。” 与此同时,中关村也在加紧与联通公司的交涉,但由于谈判条件不足,中关村明显处于劣势,如果没有政府表态,联通很难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接盘。 知情人士透露,“CDMA不卖还好,一卖肯定就是亏损。中关村会不会因此破产都很难说。很长一段时间内,CDMA都将成为中关村的难言之隐。” 他说,对于中关村而言,对外担保尽管数额巨大,考虑到行业共性,很难判断它是否属于良性。但最致命的是投资CDMA的24亿元应收帐款。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关村几年内都难以恢复元气。“当然,最理想的办法是由北京市出面,把这部分资产置换出来”。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至今北京市政府对这块资产如何处置并没有表态。 “如果中关村今年被ST,中关村今后的融资将更加困难。”这位人士称,从2002年起,中关村就已经没有投资能力了,从2001年6月以后,中关村已从基金经理的眼中消失。 “其实,中关村要保牌,按理说应该买资产而不是卖资产。”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关村经常性项目亏损也就是几千万,买一个赢利几千万利润的公司,当期经常性项目就打平了,再慢慢算财务费用,其实是最好的一条路。” 不过,中关村还是选择了卖资产这条路。业内人士指出,上述办法,中关村不见得没考虑过,但由于中关村银行到期债务一单接一单,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从市场上找到钱,只好退而求其次,把最挣钱的业务卖了以争取主动。然而,即便如此,依然不容易。 中关村把最后的一点希望可能寄予在中关村腹地的科贸大厦。据悉,科贸大厦的建设方是中关村下属的中关村建设,但投资方和业主是中关村,公司有关人士称,“科贸大厦11月20日竣工,12月28日入伙,目前销售情况良好,已经卖了好几个亿了。也许会有一块现金进入今年的业绩。”
| | |
|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
|
上一篇文章: 上汽全部出售奇瑞股权 下一篇文章: 卓越网主营业务沦为发展盲区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