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济南商务网 | 企业在线 | 《商务纵横》 | 财智商务论坛 | 服务直通车 | 泉城数码摄影展 | 商务博客 | 商务数码城 | 泉城名店街 | 
济南机器人编程教育领先服务商
最新公告:     经授权的企业可以在本网站自助发布企业信息,请与网管联系  [济南商务网  2009年3月13日]        
您现在的位置: 济南商务网-《商务纵横》 >> 《商务纵横》 >> 经济观察 >> 国际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被捕俄首富石油大亨揭秘(3)
被捕俄首富石油大亨揭秘(2)
更多内容
被捕俄首富石油大亨揭秘(1)
被捕俄首富石油大亨揭秘(1)
作者:孟一凡 来源:青年参考 时间:2003/10/28 10:00:43      【字体:

  在巅峰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随意撤换总理,推行任何一项他们希望的经济政策。但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这些在俄罗斯经济转型期间暴富起来的新一代经济“沙皇”风雨飘摇。然而他们并不打算认输。以霍多尔科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问题富豪们正在背水一战。

  尽管已陷入重重包围,
但巨富们并不想就此屈服——

  霍多尔科夫斯:与普京没完没了

  俄罗斯首富米哈伊·霍多尔科夫斯基最近买下了莫斯科主流报纸《莫斯科新闻》,并聘请专门批评普京的记者做主编。分析认为,这是霍氏对普京的最新回击。

  霍氏此次出手选择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机。普京宣布国会选举于今年12月7日举行。随后,霍氏宣布他将继续资助反对党参加国会竞选。目前克里姆林宫还没有回应。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政治家说:“霍氏的行动就像一块激怒克里姆林宫的斗牛红布。”

  《莫斯科新闻》是一家立场独立的周报,上世纪80年代因曝光政府丑闻和克格勃内幕而声名鹊起。目前它同时以俄文和英文出版,影响力颇广。

  不惑之年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喜欢穿西装不打领带,喜欢佩戴一块塑料表带的普通手表,鼻子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说起话来温文尔雅、笑容可掬。

  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发家史颇具“俄罗斯特色”,是苏联解体后在私有化过程中迅速发家致富的“新俄罗斯人”的典型代表。1986年,年仅23岁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当选为莫斯科伏龙芝区共青团区委副书记。一年后,霍氏牵头组建了“梅纳捷普”合作社。他们最开始做的买卖是倒卖假酒——有从国外弄来的“拿破仑”牌假白兰地和在波兰灌装的假冒瑞士的伏特加酒。除此之外,他曾经参与倒卖假名牌牛仔裤和计算机的生意。

  当年和霍多尔科夫斯基一块起家的瓦列里说:“霍多尔科夫斯基当年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一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在说到公司的运作和盈利的时候,他说:“那个时候在莫斯科开公司,都是个人干个人的,而且都是为了一个项目开公司,挣了一笔钱就赶快把公司给关了,赶紧跑掉,不然就会被抓,送去蹲监狱!霍多尔科夫斯基在运作这样的小公司方面具有组织才能,而且他特别敢于冒险,挣钱也很疯狂!”

  霍多尔科夫斯基最早将自己的公司上市,让全社会来认购公司的股份。据查,当时他将股份卖掉之后得到的资金有230万美金。当时,“梅纳捷普”科贸有限公司的股票曾经热得像烫手的馅饼,人人抢购,可是最终基本上没有人拿到过这家公司一分钱的红利。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时候,“梅纳捷普”科贸有限公司开始经营当时苏联人传统的日用消费品——古巴红糖。霍多尔科夫斯基是在做了大量工作之后,才开始介入这项业务的。当时苏古做的是易货贸易,霍多尔科夫斯基向古巴提供苏联的石油,换取红糖。霍多尔科夫斯基是在给了当时负责国家外贸的人大量好处之后才获得这个贸易机会。

  1988年初,霍多尔科夫斯基结识了一位名叫格鲁博维奇的人,此人的父母都在苏联银行工作,而且官职显赫。于是,霍多尔科夫斯基利用这个机会,动用了各种手腕,成立了一家民办银行,业务上挂靠在苏联银行的莫斯科伏龙芝区银行。1991年5月,霍多尔科夫斯基注册成立了“梅纳捷普国际银行联合体”,后来又易名为“梅纳捷普国际财政联合体”。“梅纳捷普国际财政联合体”率先在苏联官方允许的第一时刻,进行了股份化改造。“吃水不忘掘井人”,格鲁博维奇的父母都得到了霍多尔科夫斯基赠予的股份。

  1995年,尤科斯石油公司公开拍卖,霍氏旗下的梅纳捷普投资银行以3.5亿美元买下该公司78%的股份。从此,尤科斯石油公司成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摇钱树”。

  1997年,霍氏开始淡出其它行业,专心经营石油公司,他为年产3400万吨石油的尤科斯投入了17亿美元的资金,后又花10亿美元购买了年产量1100万吨石油的东方石油公司。今年年底前,作为俄第二大石油公司的尤科斯公司还将与俄第五大石油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合并,形成全球第四大私营石油公司。

  据统计,尤科斯石油公司上市后,其市值已从原来的90亿美元升达到了如今的200亿美元。短短十几年间,霍氏从一个靠工资吃饭的团干部奇迹般地成为身价八十亿的俄罗斯首富。

  在巅峰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随意撤换总理,推行任何一项他们希望的经济政策。但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这些在俄罗斯经济转型期间暴富起来的新一代经济“沙皇”风雨飘摇。他们的致富经历以及他们今天的财富受到的质疑,颇类似中国的问题富豪。

  “他们可以随意撤换总理”

  1998年夏,十几名正处于权力鼎盛时期的俄罗斯商人声称,通过旗下的公司已控制了本国一半以上的经济,并能对政府政策施加巨大影响。

  5年之后,他们中的两人在外流亡,三人销声匿迹,一人被迫退职,其余大部分不得不收敛他们商业以外的野心。

  俄罗斯前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说:“在颠峰时期,他们中有7至10人是真正有能力左右俄政府的人。他们可以随意撤换总理,推行任何一项他们希望的经济政策。但现在,这种情况不复存在。”

  普京总统所领导的政府工作方式已经改变,新兴企业正在全国不断涌现,竞争加剧。但少数大集团的经营者进行了调整,凭着更为殷实、多元化程度更高的资产在新的形势下又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与此同时,其它实力强大的集团也开始出现。因此,俄罗斯仍为少数政治上具有影响力的“寡头组织”所支配。

  时下,俄罗斯检察机关的“矛头”正一致指向俄罗斯尤科斯石油集团的总裁兼大股东──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于是,人们又开始旧事重提:尤科斯石油集团是否真正与它有争议的历史划清界线。不仅如此,人们还对尤科斯石油集团在俄罗斯改革过程中究竟会扮演什么角色表示怀疑。

  莫斯科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吕尔说:“少数寡头集团建立起自己的帝国,有可能会抑制其它新企业的成长,而这些新企业对市场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吕尔表示,俄罗斯的这些集团与上个世纪50和60年代的韩国财团非常相似,当时的韩国财阀得到了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多数俄罗斯的寡头组织是在过去的十年中,利用和政府关系聚敛财富的。当时,他们主要是那些在1998年8月的金融危机中惨遭打击的金融集团,主要有亚历山大·斯摩棱斯基领导下的SBS农业银行,弗拉基米尔·维诺格拉多夫旗下的俄罗斯国际商业银行和维塔利·马尔金麾下的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这些集团的投资额和负债数使他们在危机中一下子就“中了招”。

  但还有一些集团由于有石油和金属部门的收益作支撑,在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霍多尔科夫斯基先生麾下的尤科斯石油集团,米哈伊尔·弗里德曼执掌的秋明石油公司(TNK)以及弗拉基米尔·波塔宁掌舵的俄罗斯采矿及金属公司。这些公司成了它们所属帝国的支柱,主要得益于自1999年以来国际商品的价格回升。

  另外,年轻一代的寡头凭着自身的实力也“浮出了水面”。起初,人们只将他们视为其它资本家的代言人,但现在,他们手中控制着出口创汇工业,与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执掌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便是一例,他与奥列格·德利帕斯卡一起掌握着俄罗斯铝业公司的控制权。

  这些寡头组织通过了解内情并以极低价格从私有化过程中积聚财富,并继续凭借和政府的亲密关系从事贸易活动。人们对此深表不满。即便寡头们在公关活动和慈善事业上花费了不少的金钱,依然不能改善他们在俄罗斯普通民众中的口碑。

  这些寡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残酷地牺牲少数股东的利益。这种“出格”的公司治理之道招来了其它国家的一片责难。此外,不断有迹象显示,这些寡头组织极为猖狂地利用法律制度和调控体制中的漏洞。

  但在过去的三年中,这些集团创下了更高的收益,企业所有权也更为稳固,再加上更为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些集团已开始用事实证明他们是一股积极的力量。过去,他们拖欠工资,逃避税款,赖帐不还,还参与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但现在,他们重组债务,多缴税款,经营方式专业化,还进行了再投资。

  另外,这些集团还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以上种种均有助于他们从国外筹措资本,提升企业的身价。霍多尔科夫斯基主张尤科斯石油集团上市,借助上涨的股价,他积聚了80亿美元(合50亿英镑)的财产,被《福布斯》杂志列为俄罗斯首富。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推荐网址:百度 搜狗 360搜 济南岗亭 济南建设信息网 济南机器人编程培训 济南青少年机器人教育 乐高机器人 济南护栏
    济南吊篮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猫 济南乐高教育 搜车网  济南消费网 中国汽车交易网

     走进互联网
     感受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