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济南: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敲定
作者:我要评论…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更新时间:2017/2/14 16:49:36

齐鲁晚报讯(记者 唐园园)近日,记者从济南市规划局获悉,《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正式通过省住建厅和省文物局联合审查。规划重点保护曲水亭街与曲水河,芙蓉街与梯云溪等南北向水巷构成的“街因泉走、水街共生”的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人泉共生、紧密相依的传统格局及文化风貌。使该街区成为济南保存最完整、最能反映山水营城思想、最能体现泉水文化的古城核心区,是世界上城泉共生的人居环境典范。

核心保护区

不得新建扩建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范围,南至泉城路道路中心线,北至大明湖路道路中心线,东至县西巷、珍池街、院前街、西更道街一线,西临贡院墙根街,总用地面积25.7公顷。

11

核心保护范围,南至芙蓉巷,北至大明湖路南侧边界,东至珍池街,西临贡院墙根街,面积8.5公顷。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包括府学文庙、芙蓉街两侧、金菊巷两侧、王府池子周边及后宰门街南侧。建设控制地带,南至泉城路道路中心线、曲水亭街南侧,北至大明湖路道路中心线,东至县西巷、珍池街、院前街、西更道街一线,西临贡院墙根街,面积17.2公顷。

根据《保护规划》,将按照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层级进行控制。济南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核心保护范围内将坚持“小规模、渐进式”原则,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在建设控制地带,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等应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整治更新应有计划、分阶段进行,避免大拆大建。

划分八大功能片区

设定主次展示路线

根据规划,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是以居住、文化、商业、旅游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厚的济南传统商业文化、城泉共生的泉水文化、庙会民俗文化特色的济南古城的商业核心区。

规划中提到,结合街区现状与资源特点将街区划分为八个功能片区,分别为商业休闲区、滨水休闲文化区、宗教文化展示区、泉水文化体验区、传统民俗商业区、老字号商业区、传统院落体验区、旅游综合服务区。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展示格局在济南古城“一环、一湖、一横四纵、两区、四泉群”文化展示体系内,街区内部形成“三轴、四片、四节点”的展示结构,通过芙蓉街、辘轳把子街、曲水亭街等重要街巷及芙蓉泉-王府池子、关帝庙、文庙前广场等重要文化节点,形成串联大明湖与泉城路的重要文化展示轴线。

济南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重要街巷和文化节点的串联,该街区将形成主、次展示线路,重点展示传统商业文化、泉文化和庙会文化。

历史街巷不能拓宽

要曲折有致凹凸变化

按照规划,街区内现存历史街巷将按照现状保存情况进行分类保护,其中一类保护街巷11条、二类保护街巷10条、三类保护街巷6条。

据了解,街区内街巷将根据分类,进行分等级保护。其中,一类街巷保护名称、走向、空间尺度和街巷风貌,不得对街巷进行拓宽,恢复街巷传统铺装,保护和传承原有巷道空间氛围与感受,丰富视觉内容,提高景观质量。二类街巷保护名称、走向、宽度、尺度,不宜对街巷进行拓宽。三类街巷保护名称和走向。必要的市政设施及公共设施要对街巷进行拓宽的除外,保护街巷界面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整治与传统街巷风貌不协调的街巷。

规划提到,将重点保护曲水亭街“街-柳-河”、芙蓉街“商-水-街-商”的格局与界面形式;保护“曲折有致、凹凸变化”的街巷走势和空间形态。

街区整体色彩

与“青砖黛瓦”统一

在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古建筑是保护的重点。规划指出,要控制街区整体色彩与古城传统的“青砖黛瓦”基础色调相统一。严格控制不可移动文物、建议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原有建筑色彩,对建筑的修缮应尽量依照传统工艺做法进行,确保建筑色彩的真实性。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内有不可移动文物21处,新增48处历史建筑。将质量较好的传统风貌建筑纳入保护体系,保持其体量及外观特征,内部改造满足未来利用需求。记者了解到,不可移动的文物包括:后宰门街基督教堂庠门里4号传统民居、府学文庙辘轳把子街1号传统民居等。

济南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对于建筑的保护,不是大拆大建,而是注重逐步更新。除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外,还将探索民间资本的注入,结合实际收购历史建筑,并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在不违反保护规划和相关管制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利用历史建筑开展与保护历史建筑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开办展馆和博物馆以及其他形式的特色经营活动,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恢复梯云溪

保护曲水河宽度走向

除了古建筑保护外,街区内的泉水保护也是重中之重。规划提出,要保护街区内53处泉文化遗存及其构成的“点、线、面”水网格局。重点保护曲水河河道,恢复梯云溪。

据悉,梯云溪是从芙蓉泉到泮池的一段泉水溪流,按照规划,已经消失多年的梯云溪将重见天日。规划还明确提出,疏通现有后宰门暗渠及珍池—珍珠泉暗渠,定期清淤,保障渠道内水体的流动性。

同时,重点保护百花洲岸线柳树景观,确保百花洲沿岸以柳树为主要植被,保护百花洲生态环境。保护曲水河宽度、走向及水质,现有石砌驳岸保持原状,岸边柳树也要充分重视保护,优化曲水河两岸景观。延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人泉共生、紧密相依的传统格局及文化风貌。维持现有曲水亭街商业界面,优化街巷环境。

明确保护王府池子水道,以及水道两侧建筑尺度和风貌,禁止倾倒垃圾等污染水道水质的行为,禁止任何占压水道,改变水道走向、宽度的建设行为。

相关链接

27条老街巷

重点保护

一类保护街巷11条、二类保护街巷10条、三类保护街巷6条。一类保护街巷包括翔凤巷、金菊巷、平泉胡同、王府池子街、起凤桥街、马市街、轱辘把子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小兴隆街、西更道街。二类保护街巷包括芙蓉街、东花墙子街、西花墙子街、涌泉胡同、庠门里、泮壁街、贡院墙根街、院后街、珍池街、西辕门街。三类保护街巷包括芙蓉巷、院前街、省府东街、岱宗街、万寿宫街、大厅门前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