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非遗博览会首日 济南迎客近5万人次
作者:我要评论…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更新时间:2016/9/22 21:49:41

QQ图片20160922105320

正进行比赛的非遗艺人。记者 于悦 摄

齐鲁晚报讯 2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非遗项目展示、非遗精品展、非遗大舞台等12项活动共同亮相,展出非遗作品14000件,涉及非遗项目近千项,参展人数3800余人,是历届非遗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21日入场参观人数近5万人次。

在山东非遗项目展示区,最受观众瞩目的是由济南古车马制作传人杨崇华带来的济南老火车站仿真模型,这座按36:1的比例制作的老红木车站倾尽杨崇华3年之力,严格参照1912年竣工原图,造型逼真精美,勾起了许多人对老济南火车站的回忆。

杨崇华说“:津浦铁路济南站已经成为济南人无法割舍的情怀,手艺人让记忆在手艺里复活、重生,这应该是本土手艺人必需的担当。这个模型选用老红木,依照家传老手艺,插接工艺,卯榫结构精刻细作而成。”

杨崇华说,他还在征集老火车站背面老图以及老式罗马式怀表,以完成主楼之外的部分,预计还要再花3年左右的时间,这比实地建一座房子还要费事。济南本土手艺人在展会上还能见到很多,如制造出慈禧御船“木兰艧”的木工艺人胡源,善做军舰模型的他做的这条三层船由卯榫结构组成,不用一根钢钉却牢固异常,鸟笼扎制工艺传人王传祥也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8个鸟笼从唐王赶来参展,济南剪纸、面塑、烙画等非遗传承人也都在展会出现。

本届非遗博览会分12项活动,展出非遗作品14000件,涉及非遗项目近千项,参展人数3800余人,从正门踏进会展中心的非遗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传统工艺比赛区,将有400余名各省市手工艺人在这里参加比赛,包括草柳藤编、泥面塑、剪纸、刺绣、竹编、陶瓷手工成型、风筝年画等7个项目。

“非遗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承,传承人平均年龄过大,年轻人不愿意学,导致失传或断代的现象,通过‘非遗进校园’培养孩子对非遗的兴趣,对文化传承意义重大。”济南非遗保护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非遗展区还特意辟出一块室内演出区,山东快书、琴书、河南坠子、济南皮影戏、相声、口技等表演类非遗项目轮番上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