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王麻子:期待凤凰涅槃
作者:张松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03/12/28 9:43:54

王麻子:期待凤凰涅槃

    “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这是1954年毛泽东主席对中国老字号品牌提出的希望。然而,正是这个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的“王麻子”,现在却走入了经营的困境。目前北京王麻子刀剪厂的破产申请在法院正式立案,并已经进入破产的法律程序,完成了资产清算,不久将进入资产拍卖阶段。

    从破产案说起

    今年年初,北京一媒体报道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有着300年品牌历史的“王麻子”要破产了。谈起当时的情形,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的副总经理崔月禄指出,媒体对破产案的报道并不全面,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介绍,北京王麻子刀剪厂是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下属的一个独立法人企业,只负责部分“王麻子”刀剪的生产,并不具有“王麻子”的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属于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虽然北京王麻子刀剪厂由于经营不善,已经资不抵债申请破产,但是“王麻子”的品牌不会消亡,也不会被拍卖。破产只是“王麻子”摆脱历史包袱,实现更大发展的第一个步骤。
    据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最辉煌的时期,王麻子刀剪厂的月产量达10万把,年销售收入达800多万元,上交利税150万元,占据了长江以北90%以上的市场。然而,从90年代中期开始,王麻子刀剪厂却陷入了经营困境。2000年,王麻子刀剪厂累计亏损达260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22.6%。
    “几百名职工要安置、几千万债务要偿还。”崔月禄介绍,北京王麻子刀剪厂已经成为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发展的沉重负担。为了使“王麻子”甩掉历史包袱,重振老字号的辉煌,北京王麻子刀剪厂于去年年初,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今年7月,法院正式立案。目前,破产后的职工安置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资产评估与清算已经结束。不久将进入资产拍卖阶段,明年年中相关工作将会基本结束。

    追溯破产原因

    崔月禄认为,王麻子刀剪厂破产的原因很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都有些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他介绍,王麻子刀剪厂首先受到的是假冒产品的威胁。在一些地方有意保护的情况下,仿冒“王麻子”刀剪的产品随处可见。崔月禄估计,这种假冒产品至少侵蚀了该厂50%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这还只是王麻子刀剪厂厄运的开始,此后几次行政性的改革却使王麻子刀剪厂越改越死。
    1995年,为了使当时几家经营不善的企业摆脱困境,主管单位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利用计划手段,决定将北京市文教器材厂、北京市工具五厂、北京市制刀厂和北京王麻子剪刀厂组成北京市王麻子工贸集团。利用当时经营比较好的北京市文教器材厂的资金,以及“王麻子”的品牌优势,带动4家企业共同发展。然而,事实证明这次组合并不成功。崔月禄介绍,几家企业并没有多少业务上的重叠与融合,组合的结果是王麻子刀剪厂向文教器材厂借款几千万,一步一步走向低谷,并在1997年开始停产。
    1999年,王麻子工贸集团由市属企业转归到昌平区管辖。为了打开有利局面,文教器材厂与王麻子刀剪厂又组建了现在的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文教器材厂占80%股份,王麻子刀剪厂占20%股份。同时,商标权也从王麻子工贸集团划转到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从股权结构上看,文教器材厂与王麻子刀剪厂是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的股东。但是从行政关系上看,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又负责领导文教器材厂、工具五厂、制刀厂和王麻子剪刀厂,管理体制十分混乱。
    从王麻子几次改革中不难发现,几乎每次都是以计划手段实现的。而这些计划手段非但没有使企业摆脱困境,反而使其越陷越深。在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技术改造却被人们遗忘了,产品工艺远远落后于一些新兴的刀剪企业。崔月禄介绍,从1994年开始至今,王麻子刀剪厂一共换了7任厂长,致使企业长期处于短期行为中。同时,在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上,王麻子刀剪厂却几乎没有投入,现在刀剪厂的设备还基本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购买的。

    期待重塑辉煌

    据了解,刀剪市场是一个大市场,2002年刀剪类的日用五金市场就达20亿元。广州阳江一个市就有刀剪厂1000多家,有七八家的年销售额达1个亿。目前,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有关领导认为,在这样大的一个市场上“王麻子”一定还会有所作为。
    在申请破产的同时,栎昌王麻子工贸公司已经着手新的改革措施。崔月禄介绍,理顺目前的公司结构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栎昌工贸公司正与王麻子工贸集团协商,准备将品牌的经销权统一到栎昌工贸公司。王麻子工贸集团今后作为栎昌工贸公司的代理经销“王麻子”品牌产品,但无权再给其它生产企业贴牌。同时,栎昌工贸公司已将部分设备转让给一家民营企业,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这家民营企业生产出的刀剪产品打上“王麻子”的品牌,由栎昌工贸公司统一经销。此外,栎昌工贸公司正与美国猎人公司进行接触,希望以技术合作、品牌合作等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针对假冒产品泛滥的情况,栎昌工贸公司决定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以退为进,在一些地方选择生产工艺较好,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进行合作。在监督生产质量以及收取品牌费用与技术支持费用的基础上,允许这些厂家生产“王麻子”品牌的产品。目前,栎昌工贸公司已经与山东临沂一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分厂。
    在破产完成之后,栎昌工贸公司将进行股份制改造。按照计划,股份制改造后的栎昌工贸公司的国有和集体股份将占80%,同时民营股份将占20%。栎昌工贸公司将主要负责“王麻子”刀剪的工艺研究、技术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王麻子”刀剪的生产将由栎昌工贸公司授权其它厂家完成。栎昌工贸公司为这些厂家进行质量和工艺监督,提供技术与品牌支持。

    【背景链接】王麻子简介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山西商人王青山在北京菜市口开了一家专营刀剪的杂货铺,自产自销,取名“万顺号”。由于刀剪质优价美,万顺号生意兴隆,名声大作。当时人们不知道掌柜真名,只知道老板姓王,面带麻子,日子长了,人们便习惯地称呼该店为“王麻子”。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王青山的后人正式在店铺外挂出了“三代王麻子”的招牌,并在剪刀上打上“王麻子”字样。“王麻子”作为商标正式出现。
    经历一百多年发展后,1959年由北京市政府命名的“王麻子刀剪厂”正式成立。国家还投资在北京昌平沙河镇建设了新厂房。1985年,王麻子刀剪厂被当时的国内贸易部正式批准为中华老字号。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