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志友—靠技术做大规模
作者:王淑珍  文章来源:舜网  更新时间:2003/11/10 9:48:36

 

 
    舜网11月10日讯  今年8月,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济南志友集团公司对组织机构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要是因此认为志友公司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结构调整,那就错了。“志友”最关注的是技术。
   作为一家变压器生产企业,推广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是保证志友公司下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董事长孟庆堂有句话:“凭‘志友’现在的状况,每年做到4个亿就到顶了。要突破这个目标,不推广先进技术、不开发新产品肯定不行。”
   志友公司前年还处在困境中,去年初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为多年徘徊在1亿元左右的“志友”带来了希望。今年1-8月,志友公司的订单量、产量和销售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0%、136%和59%,是行业平均增速的3倍。
   高增速从何而来?来自对内部环境和经营思路的调整,志友公司称之为恢复性整顿。但恢复性整顿并没有触及企业的技术核心问题。公司的一位资深管理人员认为:基于公司自身较强的技术和制造实力,“志友”可以通过管理和经营思路的调整,恢复到现在甚至更高的水平,但技术一直是需要企业硬性攻关的地方。
    技术的关键是人才。发生在济南的一场人才争夺战发人深省:某外地企业为了从济南一家企业“挖人”,派专人常驻济南并放出豪言:只要是济南这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我们全要。结果那家企业平均一个月流失一名技术人员。技术人才重要,但有人才不一定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让企业现有的技术人才充分发挥特长?如何借助外来人才的力量提升自己企业的技术水平?如何做好人才和技术的储备?孟庆堂说:“我们现在每天都在想这些问题。”
    志友公司今年提出了“七个同步发展”,其中两项是:推广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与扩大规模同步发展;培养和形成企业核心专长与扩大规模同步发展。企业的核心专长是什么?第一就是技术和产品创新专长。不久前志友公司请来了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石滋宜,从他的身上学会了不断地学习和超越自己。只有学习,才有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超越。
   尽管志友公司在经营业绩上一次次刷新纪录,但今年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基础性整顿年。基础性整顿的目的是形成“风正、心齐、劲足、向上”的企业作风,统一员工思想。只有做到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才有基础和条件。打基础并不等于放慢发展速度,志友公司在年初就明确提出:“如果‘志友’2到3年内不能在市场上取得大的突破,企业是没有出路的。”2003年初他们原定实现变压器产量500万千伏安、销售收入2亿元,年中根据实际情况又提出变压器产量突破600万千伏安、销售收入实现2.2亿元。
   志友公司的发展思路已经很明确:以技术和产品创新为依托,企业改制、企业管理、扩大市场、企业上市等“七头并进”,迅速扩大规模,到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员工收入翻一番。在此基础上,企业整体外迁,一举做大做强。就像一位业内人士说的那样:济南变压器企业能不能打出一片江山,就看“志友”能否战胜这次自我挑战。 (记者 王淑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