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秋溯源
作者:济南时报  文章来源:济南时报  更新时间:2006/10/1 9:50:25

   我国农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中秋节顾名思义就是在秋季七八九三个月中间的农历八月份,又是该月中的望日。这一天秋高气爽,天上的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特别亮。在民间还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把天上月圆象征人间团圆,联想到人间事事如意,就像天上的月亮圆圆满满。
     中秋节的来历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史书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在立秋或中秋之日要敬老。晋时已有中秋赏月之举,到了唐代更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在一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以至于赏月之风盛行。到了北宋年代,将八月十五正式定为中秋节,从而使节令性食品应运而生,苏东坡“小月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说的就是这种节令性食品。到了明清时代,供月、赏月活动得到普及,“其祭果饼必圆”,到了这一天,各家都设“月光位”,面向月出方向而供拜,最盛行时出现了以供月赏月为名的各种节日性疃纭暗闼啤薄ⅰ拔杌鹆薄ⅰ奥敉枚保钇毡榈氖窃谡庖惶欤驮隆⒊栽卤酝旁卜埂?BR>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芝麻、胡桃以后,出现了以胡桃为馅的圆形饼:“胡饼”。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与杨贵妃赏月吃胡饼,唐太宗觉得“胡饼”之名不雅,这时陪伴在身边的杨贵妃仰望夜空又大又亮又圆的明月,一时高兴,随口而出“圆月如饼”,从此,月饼之名就叫开了。经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月饼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品种不断增加,花样不断翻新,但因地区的差异,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从外观到口味各不相同。 (据《北京晚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