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今年将启动手机实名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06/1/2 9:44:23

  新华社电 传闻已久的手机实名制终于得到来自官方的证实:2005年12月27日,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明确表示,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手机实名制管理工作。

 

  实施手机实名制管理主要目的一是遏制屡禁不绝的不法短信;二是节约号码资源,减少运营商频道资源的浪费;三是可以减少话费欠费死账。截至2005年10月,我国手机用户超过3.8亿。据估计,目前全国约有70%用户未进行实名登记,总用户超过2亿。

  ■仅靠手机实名制难除不法短信

  业内人士表示仅靠实施手机实名制,要根除不法短信难度很大。据了解,手机用户深恶痛绝的短信骚扰其实涉及两大来源:信息内容提供商(SP),以及个人手机用户。SP的问题主要是乱发广告、发送内容打擦边球以及乱收费等。由于SP是通过运营商批准的接入服务号发送短信的,因此手机实名制对占垃圾短信大头的这部分短信并没有多少意义。

  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假身份证件制作、购买容易,不法短信的炮制者很容易通过提供虚假身份资料继续发送不法短信。虽然加强管理后,实施起来难度会大,但如果要存心利用不法短信犯罪,他们肯定会有办法找到管理漏洞。此外,即使所有手机用户都登记真实资料,照样存在发送不法短信的空间。天津市公安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如果违法交易行为没有发生或没有被掌握,即使不法短信发送人登记了真实身份,公安部门也不能据此给予任何形式的处罚。

  ■老用户担心隐私泄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手机用户对手机实名制心存疑虑。认为一是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通过实名制未必能够减少手机犯罪;二是个人隐私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许多人认为,实行手机实名制后,代理商和运营商能够清楚地掌握用户的通讯内容和个人信息,他们是否能保护用户的这些个人信息令人怀疑。

  ■新用户把关和老用户重新登记关系成败

  一位长期从事移动通讯业务的人士提出,新入网用户资料把关和老用户重新登记将是考验手机实名成败的关键。一方面,现行的号卡销售方式无法确保新入网用户手机实名。此外,老用户重新登记更是面临绕不开的法律难题。用户购买手机卡,便与运营商形成合同关系。移动运营商单方面停机,等于终止合同,要承担法律责任,任何一家移动运营商也不愿贸然行事。如果老用户拒不登记,又无法收回他们占有的号码,不但运营商经济损失大,而且手机实名制将陷入尴尬境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