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济南城市职能定位研究
作者:许子凌  文章来源:济南时报  更新时间:2003/12/13 8:57:28
12月13日消息: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将济南的职能定位为山东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山东中西部以及省际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 
济南是半岛城市群和整个山东西部的中心城市,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她南北承接京津唐与沪宁杭经济核心区,东西连接河海交通,是山东向内拓展腹地和组织经济的主要基地。 
济南要发展壮大金融保险、商业服务、物流服务、旅游接待、房地产、教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利用济南作为山东科研技术中心的优势,发展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业,加强生产服务职能;依托山东陆路交通中心的优势发展交通运输业,拓展面向内陆省区的腹地。济南的服务职能还要面向临省相关区域。 
济南应当通过技术改造继续保持钢铁、石油加工、有色冶炼、机械、化学等传统工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发挥济南在专业汽车制造领域的优势,扶持重汽发展;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如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利用生物技术发展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生产、硬件制造、技术服务等多行业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导和促进生物工程产业的空间集聚,在济南形成若干个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协同发展:打造济南城市经济区 
在经济协同发展上,《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认为,山东未来区域经济应打造“四六三”为主体的区域空间结构。 
“四”指四条主要轴线,济南在其中两条轴线中占据重要地位,即: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轴线和德州-济南-泰安-济宁-枣庄轴线。“六”指六个城市经济区,济南城市经济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涵盖了济南、泰安、聊城、德州、莱芜市域。 
此外,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和空间组织的基础上,半岛城市群应构造以青岛、济南、烟台三个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协作体系,改变目前各城市产业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推动城市群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协同发展。青岛、济南、烟台三个中心城市要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成为三个最重要的又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城市。 
具体到济南城市经济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认为,其发展方向应为:积极发挥济南政治、文化中心优势和原有的产业基础、交通和区位优势,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壮大各级城市的实力,增强对其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辐射影响能力,积极拓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腹地;在积极吸引外资的同时,主要通过对内开发,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集聚内资,激活民间资本。 
优势产业:与其他城市形成联盟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认为,半岛城市群应综合现有的优势产业,充分考虑产业关联程度,结合各城市未来的职能定位和产业机构调整方向,建议城市群地区通过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形成地区产业联盟,构造八大优势产业。 
其中济南将在以下方面突出打造自己的优势产业:家电制造业以小鸭、松下等企业为基础,适当发展洗衣机、厨房用具、彩电等多种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业以信息设备制造为主,发展电子计算机、职能卡、微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依托重汽集团,发展重型汽车制造;医药制造业依托科技优势及现有产业基础发展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佳宝、民天、济啤、维尔康等品牌,发展粮食加工、酿酒等;旅游业突出泉城特色,结合泰山、曲阜等周边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建设旅游接待中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