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三联”宣布介入重组“轻骑”
作者:房加兴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更新时间:2003/9/28 9:23:41

“轻骑”走到破产边缘 “三联”宣布介入重组

  本报济南9月27日讯(记者 房加兴)备受关注的ST轻骑重组今天终于浮出水面。就在收到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的破产通知书第二天,今天下午,济南市体改办、轻骑股份、三联集团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会上,三联集团董事长张继升明确表示:三联目前与轻骑已达成重组意向。
  ST轻骑被债主申请破产
  在今天的通报会上,ST轻骑董事长王利民毫不讳言,“轻骑股份面临较严重的危机,公司已于9月26日收到了法院送达的破产还债通知书”。
  原来,ST轻骑今日发布公告称,济南市光华包装厂长期为公司提供包装物,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累计欠该厂311多万元,由于公司无法偿还上述欠款,光华包装厂直接申请公司破产。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ST轻骑作出一系列要求,包括停止清偿债务;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12月29日召开等等。
  王利民:重组已是火烧眉毛
  刚刚上任仅4个月的ST轻骑董事长王利民,对于此次重组的解释表现得相当实在。
  “通过内部债务重组、盘活资产、调整产品结构等应急措施,ST轻骑今年上半年经营性盈利达1613万元,可以说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如果仅靠自身努力,面对20多亿元的负债及若干诉讼,轻骑的命运只有退市或破产。”王利民坦称,“轻骑的重组已是等不得,拖不得,壳资源更是丢不得”。
  事实上,用“严重危机”来形容ST轻骑的现状也许再恰当不过了。王利民向记者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轻骑股份账面总资产7·68亿元,负债21·87亿元,资产负债率284·6%,公司因无力清偿债务,到8月31日,公司被提起的诉讼已超过210起,标的额达5·5亿元。
  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轻骑股份,1997年发行B股。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去年亏损34·05亿元,创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年度亏损之最,股票于今年5月19日停牌。
  王利民说,从2001年开始,轻骑的重组就没有停止过,先是印尼韩氏,再是同城的山水集团,甚至是一些投资公司,但由于重组的复杂性,均无实质性进展。经过亲密接触,最终选择了实力不俗的三联集团,而且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比较理想的。
  张继升:三联具备足够的实力
  尽管张继升在会上把自己定位为“即将可能成为当事人之一的角色”,但他还是明确表示,“三联不仅很愿意而且有足够的实力重组ST轻骑”。张继升所列举的理由也很充分。
  张继升说,“ST轻骑是‘贵人’暂时蒙尘。”轻骑的巨额亏损,是多年来问题的集中爆发,是关联交易、一股独大等“非市场化因素”造成的。公司看起来非常烂,但主营业务是健康的,轻骑的品牌、市场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技术更是有口皆碑。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重组完成,步入正常轨道,轻骑从现在的行业老九重返老大的位子指日可待。
  “三联数家产业公司具备了上市公司的条件。”作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特大型企业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三联已在商业、房地产、网络、旅游、传媒等领域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数家产业公司具备了上市公司的条件。更何况,轻骑是大盘股,一旦重组完成,可以将三联带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在张继升看来,重组轻骑,可能要比此前郑百文的重组简单得多。
  张继升称,双方的意向已非常明确,剩下的只是细节、技术和步骤等层面上的事。时间已很紧迫,本次重组不排除是以“超常规速度”来完成。
  体改办:全力支持这桩“姻缘”
  在今天的通报会上,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济南市体改办明确表态:全力支持重组。
  济南市体改办主任张峰说,轻骑股份重组将是一次市场化战略性重大重组,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将全力支持轻骑股份开展重组工作,并将视重组工作的具体情况提供政策支持,对重组的有关问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协调解决。他同时表示,公司重组将按照市场化原则,由相关利益方自主达成,政府尽量少干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