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有人说你搞资本运作,6年就弄回来2亿多美金,赚大了;也有人说你卖艺龙卖早了? 唐越:回过头来看,关键时候的决策没有发现错误。艺龙是踩着网络的热点发展的,所以公司业务能做起来。但是比较买卖的收益不能单纯从数字看,5年以后发现艺龙价值比现在多上10倍,是不是说美国人比我们聪明?我看不见得。要对比自己的实力和环境,对自己的企业做出增值空间的评估,然后做出判断。IAC花1.7亿美金收购我们52%的股份,增值空间更大。

《21世纪》:作为创业者,把艺龙的控股权卖给别人,有没有感到过失落? 唐越:我在艺龙呆了6年了,其间有两次出手。我对艺龙还是有感情的,不然当初就不会买回来。不过,买与卖之间我倒并没有感到失落。每一次的资本动作都为股东带来了大的收益,这就足够了。还有一点是为了防止艺龙上市之后被恶意收购。 《21世纪》:被谁恶意收购? 唐越:主要是担心国内的对手携程会收购我们。在我们计划上市的时候,前面已经有携程那么高的股价,而我们还在亏损,在股市上价格就不会很高;另外,艺龙没有一个大的战略性股东,创业团队的股份经过几次融资已经稀释,其他大股东都是风险资本,所以股权较为分散。双重因素之下,对手在二级市场收购起来就很容易。 所以,我们在上市之前就制定了一整套的方案,就是引进战略性的大股东,出售控股权,换取上市的安全。 《21世纪》:具体是怎么做的? 唐越:就是在上市前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并让它成为最大的股东,随后上市,然后从资本市场再融资,最后让大股东掌控控股权,我就成为职业经理人。所以后来我们就找了ICA。 《21世纪》:从创业到如今,感觉你更多在从资本的角度对艺龙进行经营,你自己感觉你是资本市场上的人还是创业者、企业经营者? 唐越:对于艺龙来说,我当然是一个创业者。资本运作是生存所必要的手段而已,我不觉得这两个角色之间有什么矛盾。现在IAC在全球收购了400多家公司,估计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创业者还是资本家。我只是做了一个经营者所必须要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