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2日发表通报,自今年以来,该市共发现诺如病毒聚集性病例39起,涉及23所幼儿园、15所小学、1所大学;共报告807例,症状主要为呕吐伴有腹泻或腹痛。而秋冬季节为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特别是学校和托幼机构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环境的消毒工作,以减少聚集性病毒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我们,诺如病毒日常预防措施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喝开水;不吃生和半生的食物,尤其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患有诺如病毒的人经常毫无预兆的剧烈呕吐,而呕吐物附近任何物体的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消毒。
早期症状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的为12h,最长的为72h。感染者经常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现象较为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续发感染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少于原发感染患者,而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更有甚者会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而且途径较广,多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而根据疾控专家称,为自限性病程,一般在2~3天即可恢复。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总结:通过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当下的气候温度多为聚集性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而诺如病毒在北京市的肆虐更是其中典型。我们在平日应当多注意保暖,注重环境卫生,尽量少的降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同时也应食用些冬季养生类食品以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