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8月17日讯(记者 刘晓群)今天起,王府池子、双忠泉、起凤桥等密集于老城居民区的部分泉水景观开始清淤改造,同时进行夜景亮化。预计9月5日前,这些景观将重新焕发青春,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宾客到来。
王府池子流出清澈的泉水,经起凤桥逐步蜿蜒至曲水亭街,汇入大明湖。今天上午,记者在蒙蒙细雨中来到这一处闹中取静、极具北方水乡特色的人文景观。此处的老居民介绍,王府池子原在明代德王府(德王是明英宗二儿子的封号,原在德州,后迁至济南)院内,因此得名。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为巡抚衙门,将王府池子划了出来,成为开放型泉池。“旧时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间百姓家”,一池碧水的王府池子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前来游泳纳凉渐渐成为部分泉城人的习惯。但近年来王府池子周边开起烧烤摊、饭店,游泳的人数也激增,致使泉池环境及泉水状况不断恶化,整治迫在眉睫。“一到夏天噪音不断,晚上根本没法入睡。最为可气的是,少数人趁夜间在泉池边大小便,清理工作只能由附近居民义务劳动。”住在王府池子附近的程女士告诉记者。 为解决这一问题,由市名泉办投资,历下区园林局负责具体施工的老城区部分泉池改造工程今天开始进行。本次改造将首先进行全面清淤,深度为1米左右。计划先在池中扎木桩,用沙袋分块隔开后进行。历下区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王府池子地处老街老巷,无法动用大型机械,清淤工作将全部由人工进行。清淤结束后,将进行一系列改造,内容包括对王府池子四周加装黑白粒花岗岩栏杆,拆除南岸混凝土花架,在南岸种植大型乔木,安设刻有王府池子历史的石碑,突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为保证广大市民夜间能够观泉、赏泉,泉池将实施灯亮工程。本次改造还将对起凤桥下出水口加长加宽。过去由于起凤桥下出水口太小,流水不畅,经常因为异物堵塞使泉水外溢。此外,双忠泉也将加盖护网,安装射灯。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此次改造顺利进行,我市已拨付10万元启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