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济南商务网 | 企业在线 | 《商务纵横》 | 财智商务论坛 | 服务直通车 | 泉城数码摄影展 | 商务博客 | 商务数码城 | 泉城名店街 | 
济南机器人编程教育领先服务商
最新公告:     经授权的企业可以在本网站自助发布企业信息,请与网管联系  [济南商务网  2009年3月13日]        
您现在的位置: 济南商务网-《商务纵横》 >> 《商务纵横》 >> 泉城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友爱商标将完归“友爱”
友爱商标将完归“友爱”
作者:李松 来源:济南时报 时间:2007/12/19 9:39:55      【字体:

图一:记者昨天从济南亨通制笔有限公司获悉,不久前国家工商总局已办理了友爱商标的申报转移注册手续,这个当初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图形、中文标识、英文标识“分离”的商标,在经历近20年的诸多曲折和争端后,终于将完全回归“友爱”铅笔的“主人”———济南亨通。
不能使用“FRIENDSHIP”标识期间,亨通只能印上“FRA-TERNITY”。图为印着不同标识的产品。 记者陈长礼 摄
多重原因导致“离家”
    近年来,提起“友爱”,人们想到的不仅是铅笔,还有这个商标引发的旷日持久的争端。
 
   争端的“祸根”是30年前埋下的。据了解,“友爱”是如今济南亨通制笔有限公司的前身济南铅笔厂1951年开始使用的,商标于1953年正式注册。1957年“友爱”铅笔开始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得到逐渐提高,并被轻工部认定为名牌产品。
    但在计划经济年代,济南铅笔厂不能自己出口产品,而是由我省某外贸机构统一代理。据介绍,1978年,该外贸机构以“防止在国际上被假冒,须办理外销商标注册权”为由,在济南铅笔厂副厂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其写了商标转让书,将“友爱”商标办理了转移注册。随后,该外贸机构随后又将该商标扩展、增加用于其他十多种产品,从而形成了工贸双方都注册了“友爱”商标的“两本账”。“祸根”由此埋下。
    据了解,由于当时企业的商标意识不强等种种原因,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同属济南的“康巴丝”就有类似的经历。
20年来争端不断
    改革开放后,商品进出口业务由外贸部门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企业可以多渠道开展出口业务,企业与外贸部门的商标纷争随之显现。进入上世纪90年代,该外贸机构以其拥有“友爱”英文商标“FRIENDSHIP”使用权为由,禁止亨通使用该英文标识。于是一场关于“友爱”商标的争端拉开帷幕。
    1991年,国家着手解决商标的“两本账”问题,双方关于“友爱”商标的确权问题也开始交涉。1993年,国家工商总局裁决“友爱”商标分割使用,图形及中文“友爱”部分归亨通,英文部分归该外贸机构。显然,“友爱”商标的“两本账”问题没有因此得到根本解决。于是,1994年,亨通新注册了“友爱”英文标识“FRATERNITY”。
    商标被分割使用后,双方拥有的商标要么缺少图案要么缺少英文,都非完整的商标,因此对出口不利。为更利于出口,在随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双方实际上都在使用拥有商标图案与英文标识的完整商标,而双方似乎也都默认了这种做法,互不追究。直到2002年4月的春季广交会上,该外贸机构突然“翻脸”,不让亨通再使用“FRIEND-SHIP”标识,状告亨通侵权。此举 导 致 亨 通 所 有 标 有“FRIENDSHIP”标识的商品滞留海关,企业因此遭受不小损失。而亨通同时也指认该外贸机构违法使用“友爱”商标的图案,于是双方矛盾激化。此 后 ,亨 通 只 能 撤 下“FRIENDSHIP”标识,一律使用“FRATERNITY”。
商标终于回家
    近年来,亨通的产品80%以上出口到海外,产品已销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出口一度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很显然,不能使用“FRIENDSHIP”标识对企业的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亨通的一位人士说,在广交会上,不少外商就曾产生过疑惑。
    而正是从2002年那次事件起,亨通一面申请限时清理带有“FRIENDSHIP”标识的产品,改用“FRATERNITY”,一面与该外贸机构协商,以适时通过转让收回“FRIENDSHIP”。
    近来,美国尤尼(UNI)公司重组亨通。对方非常看重“友爱”商标在国际上的品牌价值,提出在条件成熟时积极促使英文标识的回归,以利于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亨通多次与该外贸机构协商后,终于在今年6月就商标转让达成协议,并获得了“FRIENDSHIP”的商标注册证。不久前,国家工商总局办理了该商标的申报转移注册手续。
    据了解,办理完转移注册手续尚需时日,不过友爱商标完整地回归亨通只剩下时间问题。而亨通为此仅金钱上就付出了近百万元的使用费、转让费等费用。
康巴丝也曾“受害” 八成老字号商标有“险”
济企屡吃商标亏
    受商标争端的影响,亨通付出的不仅仅是近百万元资金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在近20年的争端中,企业出口甚至整体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据了解,济南企业在商标上吃亏绝非一两次。
    曾红遍全国的康巴丝的情况与“友爱”很相似。
    1979年,随着“康巴丝”出口量增加,为更便于出口,由出口商某进出口公司到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康巴丝”商标。本应作为“康巴丝”商标所有者的济南钟表厂,却只是于1984年与该进出口公司签订了10年内独家专用的合同。1994年,合同到期,济南钟表厂在欲签使用合同时,由于双方都正处于调整期,签合同一事一放就是两年多。
    1997年8月,原为“康巴丝”经销商的济南某钟表眼镜公司仅花了3万元就买走了“康巴丝”3年的使用权,并开始生产“康巴丝”牌石英钟。同年10月,济南钟表厂也与该进出口公司签署了3年“康巴丝”商标使用权。从此,同一个“康巴丝”同时被两个不同的企业生产销售。由于大家都对商标不严加监管,大量质量参差不齐及假冒的“康巴丝”钟表让“康巴丝”形象严重受损,也让济南钟表厂叫苦不迭。
    2000年8月,济南钟表厂花90万元一次性买断“康巴丝”商标,才使得自己的“商标之害”得到解决。
    其他济南老牌企业也曾在商标上吃过亏。天津狗不理集团起诉济南天丰园饭店侵犯“狗不理”商标权一案,不久前有了最终结果:虽然仍可保留“狗不理猪肉灌汤包”菜品,但天丰园饭店被判停止在宣传牌匾、墙体广告等其他形式中使用“狗不理”三字进行宣传。更值得警惕的是,日前一份济南老字号商标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据可查的88家济南老字号中,超过八成未注册或者已被外地企业或自然人抢先注册成功,商标权真正属于济南本土老字号企业的只占17%。
    友爱、康巴丝之所以会吃商标的亏,当然是有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的,但如此多的济南企业已经或可能吃商标的亏,显然有自己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商标意识不强。其他济南企业是否应该尽快醒醒了?
    (本版撰稿 记者 李松)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推荐网址:百度 搜狗 360搜 济南岗亭 济南建设信息网 济南机器人编程培训 济南青少年机器人教育 乐高机器人 济南护栏
    济南吊篮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猫 济南乐高教育 搜车网  济南消费网 中国汽车交易网

     走进互联网
     感受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