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济南商务网 | 企业在线 | 《商务纵横》 | 财智商务论坛 | 服务直通车 | 泉城数码摄影展 | 商务博客 | 商务数码城 | 泉城名店街 | 
济南机器人编程教育领先服务商
最新公告:     经授权的企业可以在本网站自助发布企业信息,请与网管联系  [济南商务网  2009年3月13日]        
您现在的位置: 济南商务网-《商务纵横》 >> 《商务纵横》 >> 企业之窗 >> 企业管理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华为2018年销售收入7212亿元 净利润593亿
华为为什么能成全球第一?告诉你三个真相
自主手机操作系统炒作安全没戏 用户痛点没
华为揽阅M2 10.0体验:10英寸平板靠谱的选
强得不行! 华为新款麒麟处理器跑分再创世
CES2016国产机空秀国际化品牌 进美国未必
其实,华为和小米的战争早已结束,何来终
华为轮值CEO郭平:华为每年研发投入500亿
5G推进时间表:华为称2018年试商用
华为变阵:任正非调整三大业务布局
更多内容
华为:铁打的营盘?
华为:铁打的营盘?
作者:丘慧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3/8/25 19:28:03      【字体:

  吸引你进去,诱惑你离开

  华为目前工号已过4万。每一个迈进华为大门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工号,人走了,工号仍然留下。华为目前在职员工22000人,除了每个职能部门仍有一些为新来员工预留的工号。

  2000年,华为曾经高喊“内部创业”的口号,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上千人意气风发地走出华为的大门,准备建功立业。

  当时华为正当发展的高峰期,任正非意识到部分老员工手中持有的大批股票已成制约华为发展后劲的一大障碍。此外,当时的企业网产品仍然沿袭直销的营销模式,全国分销渠道没有建立起来。

  任果断推出“内部创业”计划,具体政策是:每个离开华为的员工除了兑现手中股票外,还可以所持股票的70%获得华为同等价值的企业网产品,以扶持员工离开华为后创业,并帮助华为打通全国的分销网络。

  此计划一出,当时离开华为并在华为企业网事业部登记的代理商达400家之多,这是组成华为创业系最原始的一拨人。

  但华为人评价说,当年的创业计划并没有催生出真正的电信巨头,除了后来转做产品与华为正面竞争的李一男。因为做代理并不能体现华为人的智慧,华为的财富在于华为对中国通讯行业的理解、本土化的产品策略,以及华为以十多年时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

  华为创业公司可以分为几类:与华为一体的代理商;通讯产品制造商;软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其中产品制造商一旦深得华为要义,很容易可以做大做强;后两者只要熟悉华为管理文化精髓,也可做小、做精。

  一位离开华为的市场管理人士笑称,华为推行的一套研发、市场管理流程,即使没有亲自参与流程制定,但哪怕你看一下流程的资料都能获益非浅、终身受益。因而从华为走出去的人,“有很多创业理由”,华为人说,华为创业系里真正有活力的不是2000年“内部创业”的那拨人,而是自已出去创业的员工。

  蒋德明,原为华为市场策划部员工,他在华为停留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两年,甚至达不到华为内部创业的扶持标准。2002年,他离开华为后迅速吸引了300万风险投资,与多名离职的华为员工一道仅以华为的工作经验为招牌,从事人力资源软件开发与应用,在短短一年内就迅速打开了市场。“如果能把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换成软件,那肯定是国内一流的。”蒋说。

  华为很多员工认为,华为公司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再生财富的源泉。正是这些东西吸引你进去,也诱使你离开。蒋是从华为体系上滋生创业冲动的典型,像这样在华为短暂停留,迅速转入创业的小公司难以计数。

  张建国是另外一种典型,张原为华为主管人力资源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张在华为早期从事销售工作,从1994年开始调任人力资源部,从早期的销售人员奖励分配方案开始,参与了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建设。

  2001年,张离开华为,与5名华为同事创办益华时代管理咨询公司。张对人力资源管理架构的理解是:人力资源不是简单的技术方案,员工的行为与收益必须体现公司的经营和战略。今年初,大鹏证券欲以300万高价收购益华时代,被张婉拒。在张编撰的教材中,华为的案例无处不在。

  体制创造神话

  罗马非一日建成。

  据张建国介绍,华为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经历了前后6年的探索,1999年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架构:

  1994年,开始尝试建立一套“销售人员奖励分配方案”,开华为“业绩评价”先河;

  1995年,聘中国人民大学彭健锋教授进行人力资源咨询,是为华为首次引入管理咨询概念;

  1996年,以3个月时间之长,在深圳西丽湖畔探讨工资改革方案。同年底,引入美国HAY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着手任职资格评价体系;

  1998年,成为国家劳动部两个与英国合作的“任职资格标准体系”试点企业之一;

  2000年,请入IBM进行IPD(集成产品开发)设计,打破了以部门为管理架构的模式,转向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华为当年付给IBM的咨询费用为5000万美金。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呈“三位一体”的形态,即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体系和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三者三位一体,互通互联,形成动态的结构。

  这套标准的优越性在于,华为对员工的评价,待遇和位置不一定具有关联性,这样公司上下没有利益关系的拖累,职位只是企业中做事的一个标志,去除了官本位后的任职机制,员工上升通道自然打开,于是才有了时年23岁的李一男一年之内坐上副总裁宝座的“神话”。很大程度上说,是华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在创造神话。

  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利益捆绑,以上升通道为桥梁的个人职业锻造,构成了华为对人力资本控制的最大砝码。在华为工作,可以从一名市场人员迅速转入研发,也可从研发转入市场、服务,因而有种说法:从华为出来的人有大局观,能力强,其实并不过分。

  人和体制谁的作用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在李一男之后,越来越多的华为核心骨干相继“出走”创业。作为黄埔军校,这是华为的骄傲,但同时也是华为的隐忧。

  华为的人力大厦正在经受考验。

  任正非曾在《华为的旗帜还能打多久》里说:“华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当然是指奋斗的、无私的、自律的、有技能的人,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人,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人是华为最看重的原素。

  但是任正非也说:“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信赖,对人才的信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我们还依赖于技术、人才、资金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我们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还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长期为华为担任人力资源顾问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告诉记者,华为历经十多年发展,已经基本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华为的价值观与由此建立起来的管理架构,已经形成了一种闭合循环体系。它可以像河水一样不断地自我流动、自我优化,尽管中途不断有河床破损,但它还可保证不断地完善和修复。

  他举例说微软将人员的流失率确定在7%-15%之间为健康指数,而华为每年平均人员流失率都不得在10%以下,其中还包括末位淘汰出局者。

  他认为尽管华为股权制度曾经引发种种质疑,但华为在其成长中也正逐渐调整和优化,2001年股票改期权就是走向合理化的例证。对华为员工来说,吸引他们的也不仅仅是期权,还有华为的文化、华为对员工的职业规划,以及华为市场和管理经验。华为留住员工的筹码并不是单一的。

  一位离开华为的人士也认为,华为发展到今天,必然是体制的作用越来越大,核心骨干在离开华为后与华为形成的竞争将在近几年内加剧,但“这是市场培育的过程,只能对华为构成短期的骚扰,不可能影响华为的大局”。

文章录入:IntoNET    责任编辑:IntoNE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推荐网址:百度 搜狗 360搜 济南岗亭 济南建设信息网 济南机器人编程培训 济南青少年机器人教育 乐高机器人 济南护栏
    济南吊篮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猫 济南乐高教育 搜车网  济南消费网 中国汽车交易网

     走进互联网
     感受新生活